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万亿级绿色数字经济商业生态模式。

文章分类

常见碳金融工具及区域碳市场运用典型案例(一):交易工具

分享 facebook
Facebook
分享 twitter
Twitter
分享 linkedin
LinkedIn
header gif

碳金融工具多种多样,根据对应市场及用途大致可分为运用于二级市场的交易工具、运用于融资市场的融资工具及运用于支 持市场的支持工具。本周推送介绍四个碳金融交易工具。

交易工具:碳期货、碳期权、碳远期、碳掉期

1)碳期货

碳期货是指以碳配额或核证减排量现货未合约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对于控排企业而言,碳期货可以为参与者提供套期保值等风险规避手段;对于市场而言,碳期货可以尽量弥合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增加市场流动性并指导现货价格。全球主要碳市场中(除我国外),碳期货是交易量最大、流动性最强的交易碳交易品种。

我国碳期货千呼万唤但尚未推出,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研发。如前所述,虽然2016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已提出“探索研究碳排放权期货交易”,但由于碳市场不具备期货交易所资质,碳期货迟迟难以落地。2021年4月19日, 随着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碳期货品种研发进程启动。2021年10月17日,广期所副总经理曹子海表示,广期所正大力推进碳排放权期货品种研究工作。

2)碳期权

碳期权即交易双方以碳排放权配额为标的物,通过签署书面合同进行期权交易。国际主要碳市场中的碳期权与碳期货交易已相对成熟,而我国当前碳期权均为场外期权,并委托交易所监管权利金与合约执行。

典型案例:2016年6月16日,深圳招银国金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京能源创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绿色交易所(时北京环境交易所)正式签署了国内首笔碳配额场外期权合约,交易量为 2万吨。2016年7月11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布了《碳排放场外期权交易合同(参考模板)》,场外碳期权成为北京碳市场的重要碳金融衍生工具。

3)碳远期

碳远期是指交易双方以合约形式确定未来某一时期买入或卖出碳配额或核证减排量的交易方式,可用于锁定碳收益或碳成本。碳远期在国际市场的核证减排量交易中已十分成熟且运用广泛。我国上海、广东、湖北试点碳市场都进行了碳远期交易的尝试,其中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提供了定制化程度高、要素设计相对自由、合约不可转让的远期交易,湖北、上海碳市场则提供了具有合约标准化、可转让特点的碳远期交易产品。然而,国内的碳远期交易仍待完善:由于成交量低、价格波动等原因,广东、湖北均已暂停相关业务。

典型案例:2017年1月上海碳配额远期产品上线,以上海碳配额为标的,由上海环交所完成交易组织,上海清算所作为专业清算机构完成清算服务。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碳市场碳远期产品累计(双边)成交协议4.3万个,累计交易量433.08万吨,累计交易额 1.56亿元。

4)碳掉期

碳掉期(互换)即交易双方交换资产或资产等价现金流的合约,掉期(互换)本身以场外交易为主,碳掉期也不例外。实践中,碳配额场外掉期通常有两种形式:①以现金结算标的物即期与远期差价,碳市场交易场所主要负责保证金监管、交易鉴证及交易清算和结算。②不同标的资产间的互换交易,如试点碳市场中常见的配额-CCER互换交易。

典型案例 1:2015年6月15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源创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绿色交易所在“第六届地坛论坛”正式签署了国内首笔碳配额场外掉期合约,交易量为 1万吨。掉期合约交易双方以非标准化书面合同形式开展掉期交易,并委托北京绿色交易所负责保证金监管与交易清算工作。2016 年,北京碳市场发布场外碳掉期合约参考模板,场外碳掉期成为北京碳市场的重要碳金融创新工具之一。

典型案例 2:2015年6月9日,壳牌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开展全国首单碳掉期(互换)交易,交易中华能国际出让一部分配额给壳牌,交换对方的核证减排量等碳资产。

Scroll to Top